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今日公佈新移民政策白皮書,名為《恢復對移民系統的控制》(Restoring Control Over the Immigration System),最令香港人關注的,就是移民需在英國居住滿10年才可以申請永久居留,取代之前的5年標準,亦即由不少香港人提到的5+1變成10+1。不過,不是所有人都要10+1,當局將引入積分制定居制度,當中會根據申請人對英國經濟和社會貢獻評分,有可能縮短申請永久居留的年期。
另外,英國將擴展高潛力人才簽證(High Potential Individual visa)的適用範圍,將涵蓋更多海外頂尖大學畢業生,吸引人才。當然,整體措施都是以收緊為主,包括海外工作申請人需具備大學學歷,取代之前只需A-level即可的標準。有關標準僅適用於新簽證,影響約180個職位,施紀賢稱預計到2029年每年可減少約39,000名移民。另外,英國當局亦會立即終止海外照護工作簽證(social care visa)的新申請。
此外,所有簽證申請人及其成年家屬需達到更高級別的英語能力要求,並需通過更高級的英語考試,以促進社會融合。而在英國讀書的畢業生簽證,其有效期將由原本兩年縮短至18個月。這表示在英國讀書畢業後要盡快找到工作,而且有關工作需願意提供其他簽證支援,否則仍然會面對被要求離境的風險。目前要找工作相當困難,要找到公司願意提供合適工作簽證就更難。近年,工作簽證對學歷、每年薪金等要求提高不少。
理論上,BNO Visa的移英港人申請永久居留或許都會受影響,但目前官方尚未正式公佈10+1正式實施日期。白皮書雖然不是法律就可正式實施,但當中10+1等新措施涉及其他法例,所以在正式實行這些10+1等重大措施前,需進行公眾諮詢和國會辯論。外界預期,就算真正實行10+1,應該只會影響新申請簽證人士。
香港民主委員會(Hong Kong Democracy Council、HKDC)劉珈汶已在社交網絡表明,會向國會議員提問,看看BNO Visa作為人道途徑會否被納入今次白皮書第271點提到的Standard Qualifying Period。事實上,白皮書中亦有兩處提到香港,包括:
Separately, the UK has rightly done its bit in recent years to help those fleeing persecution and conflict from Ukraine and Hong Kong, as well as resettled Afghans who helped our armed forces before the Taliban took control – and we have always played our part alongside other countries in helping those fleeing persecution.
故此,亦有人推測香港專屬的BNO Visa簽證或許未必受影響。